• 搜索
    搜新闻
  • 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 资讯

    郑州“工业锈带”变身“文旅秀带”

    来源新华网时间:2023-07-03 13:21:34

    一排苏式厂房东侧,高47米的红砖烟囱上“郑州记忆”四个大字,在暮色将至时亮起霓虹。伴随着喧哗与灯光,位于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、有70余年历史的油化厂,焕发着新活力。园区内,巨型油罐、斑驳的红墙、老旧机器等工业遗存经悉心改造,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打卡。

    新中国成立后,郑州被确定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,棉纺厂、砂轮厂、纺织机械厂等一批国营工厂拔地而起,为国家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随着城市版图外扩、经济结构转型,很多国营工厂陆续搬出主城区,一些老厂房、老库房空置。近年来,郑州市挖掘利用城市故事、特色建筑等资源禀赋,通过政府引导、企业参与、市场运作等方式,将工业遗存转换为助力城市更新、延续城市乡愁、新增人文消费场景的重要载体。


    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    整改颜值 集齐产业“五官”

    走进郑州记忆·油化厂创意园,入口处的黄土墙上记录着油化厂的发展历程,干净的黑色柏油路两边,排架结构和砖混结构为主的旧厂房,经改造成了风格各异的店铺。在各店家精心的装饰下,园区内处处透露着浓浓的工业风和时尚感。

    油化厂创意园占地119亩,地上建筑面积3.7万平方米,始建于1952年,由原国营郑州油脂化学厂的老厂房改造而来,曾生产的“中州牌”肥皂、“福乐尔”香皂,风行一时,供不应求。2006年停产后,厂房废弃,门窗剥落,厂区一天天衰老,经岁月侵蚀,工业遗址一度成了生活垃圾场。

    “油化厂创意园改造前,园区内垃圾遍地,杂草丛生,一派萧条,到了夏天,园区蚊蝇滋生,周边环境堪忧,虽然经过多次清理,过不了多久又死灰复燃。”厂区所属的南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昊告诉记者,为了使园区环境彻底改变,街道党工委下定决心打赢环境整治攻坚战,随即成立工作专班,在园区内搭起临时帐篷,指挥部就设在临时帐篷内,专班成员24小时轮值,铲车24小时作业。经过近2个月的环境整治,清运垃圾3500立方米,清除废品收购站、无证石材加工小作坊等小散乱污商户24家,园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    近年来,随着工业旅游、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,经环境整治后的油化厂迎来新契机。吴昊告诉记者:“园区改造要充分按照‘尊重原有风貌,修旧如旧’的原则,进行系统性保护,改造方案确定前,我们多次邀请住建、规划、商务、投资平台等部门实地查看,共同帮助园区谋划发展之路。”

    通过政府引导、企业参与、市场运作的方式,经过近3年改造,油化厂秉承着“为精神寻找家园,为生活营造斑斓,为城市铸造名片”的文化使命修旧如旧,园区环境和颜值得以提升,成为如今的郑州记忆·油化厂创意园。

    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,目前园区已经汇集100多家店铺,围绕能吃、能看、能听、能闻、能体验大力发展“五官”经济,园区业态内涵盖了文化创意、科技创新、娱乐餐饮、文艺演出、沉浸式体验剧场等领域,逐渐成为年轻人在郑州游玩打卡的首选之地。今年“五一”假期以来,园区客流量逐日增加,周末和节假日期间日均接待游客达2万余人次。

   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分院规划师许丽君说,老工业区是一个城市的独特印记,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路径,保护改造好老工业区,其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,还能协助城市建设从粗放型走向精细化,达到提升公共空间品质的目的。

    前些年,随着郑州城区扩大,大量工业区都已处在城区中心位置,根据新的城市规划,除铁路工业区之外,均开始“退二进三”。吴昊告诉记者:“面对大量工业遗存,哪些属于工业遗产,有保留价值或者纪念价值,以及保护范围,保护力度,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。”

    记者注意到2010年版《郑州市总体规划》中,已经要求加大保护近现代工业遗产的力度。许丽君说:“但在规划落实过程中,遇到许多严峻的挑战,保护效果不佳。”

    2017年3月,郑州市规划局编制了《郑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(2017-2030年)》。这一规划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,反映了郑州市文化遗产、工业遗产领域多年来的研究成果,对郑州市工业遗产做了比较全面的保护规划,加快推进了郑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、增强了郑州文化软实力。

    活化利用 推动城市更新

    油化厂创意园内的一台造粒机前, 69岁的路丽娅驻足良久,“没想到破败的厂房,又焕发出青春活力,这里有我的青春记忆”。

    1978年到油化厂供销科工作的路丽娅,前不久来到油化厂参观,在老厂房斑驳的印花玻璃前,眼含泪花,回忆起过往岁月。她曾辗转千里,跟师傅到云南、贵州的偏远地区送肥皂。“闻到这肥皂味,曾经的记忆一下就跳到脑子里了。”

    “老厂房留住以后,如何活化利用,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,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。”中国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委员杨晋毅介绍。

    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与伊河路交叉口西侧,郑州二砂文化创意园,由原“中国第二砂轮厂”老厂房改造而成。这个建于国家“一五”期间的重点工业项目,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时期,为地方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2003年开始,随着社会各领域转型,二砂厂逐渐闲置。后经升级改造,2020年10月,二砂文化创意园正式开园。

    进入二砂文创园主入口,在广场上方悬挂着一个高10米、直径40.2米,形如砂轮的“记忆之环”,40.2米的数字,为了纪念二砂厂的另一个名字——“四零二厂”。“记忆之环”内侧一圈刻着106个名字。“这些是建厂初期国外援建专家的名字,以及后续整个企业发展中优秀员工及劳动模范的名字,他们应该被记得。”园区负责人说。

    年过古稀的王守安,20世纪60年代参加工作,在中国第二砂轮厂度过了50多年的漫长岁月,从生产工人到企业管理者,见证了二砂的辉煌和衰落。王守安说:“二砂厂团结奋斗的精神,是我人生向上发展的最大动力和最稳筑石。”

    “二砂的春,惹人(呀)醉,花园工厂春光美。厂房矗云端,机台战鼓擂;同心(呀)创大业,豪情化汗水。”擅长作词的王守安曾写到。

    “曾参加项目建设的专家、工人都已人到暮年,近年来不少人相继离世,大量中国工业建设的细节也随之消失。只有活化这些历史建筑,才能真正保留住这些见证中国工业建设史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史的珍贵建筑。”杨晋毅强调,保护好、宣传好这些工业遗产,对提升郑州市民的自豪感,留住城市历史乡愁,深刻地理解郑州发展,以及对河南省工业遗产的保护,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    许丽君告诉记者,历史建筑构成可阅读的城市肌理,老工业区见证了城市发展、镌刻了城市记忆、延续了城市文脉,在更新改造时要结合工业遗存、增设绿植,突出工业空间,形成门户及核心景观,在满足城市更新、产业升级调整时,重塑地区经济活力、提升人居环境品质、传承好城市历史文脉。

    用好地标 打造特色经济带

    一楼门面位置留给游客打卡拍照,侧拉木门上楼,餐厅墙面大面积留白,做旧砖墙搭配原木桌椅,门窗、吧台、菜单、餐具等细节之处尽显宋代元素。对于餐厅雅致传统的装修风格,负责人周正豪有更多自己的想法:“我们想给消费者提供一个空间,在这里白天可以喝茶、喝咖啡,晚上可以喝调酒、吃炒菜,在舒适的就餐环境中,让消费者感受宋文化。”

    宋式装修风格的融合餐厅在油化厂创意园并不算多,周正豪从小热爱美术设计。在设计行业从业多年后,“85后”的他带着自己的年轻团队来到这里,用心经营各自负责领域。“放眼园区,每家店铺都各具特色,大家都想让客人体验更多文化元素。”

    杨晋毅表示,要用文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,充分利用工业遗存遗迹建设文化地标,延续城市工业文化记忆,有机融入城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,打造特色文化经济带。

    “烟火气、时尚感、艺术范是园区吸引年轻人前来游玩的关键。”油化厂创意园负责人介绍,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,郑州居黄河南岸、嵩山脚下,承载着“山河祖国”的文化形象。园区除了讲好工业文化故事外,以“山、河、祖、国”文化作为园区的文化定位,未来,园区会持续注重文化赋能,增强用户体验,从园区改造中提升游客文化自信,打造成为郑州区域文化的传播阵地,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贡献园区力量。

    近日,在第十九届中国(深圳)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举办的“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论坛”上,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表示,文化产业园区集聚文化企业、产业资源和创意人才,是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式、集约化发展,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、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综合载体,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    随着政策的支持和发展理念的转变,这座黄河岸边的老工业城市正悄然折射出新潮,郑州二砂文化创意园、油化厂创意园、瑞光创意工厂、良库工舍、郑州芝麻街·1958双创园等一批由老厂房、老库房改造而成的文创园区不断吸引着游客涌入,这些老厂房焕发出新的生机,有了新的文化使命。

    近年来,郑州市围绕“重读郑州”,深入挖掘利用历史文化、城市故事、特色建筑等资源禀赋,研究出台系列促消费政策,把深厚的文化积淀、温暖的城市氛围有机融合,打造消费新场景,让群众在家门口随时能享受到高水平的精神文化生活。(记者 吴刚)

    来源:经济参考报

    关键词:

    下一篇: 最后一页
    上一篇: 【全球新要闻】减肥饿了吃什么最好_减肥饿了吃什么